山东团队攻克小麦"癌症" 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时间:2021-02-05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日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出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其中,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团队找到小麦“癌症”克星的科研成果成功入选。
小麦赤霉病堪称小麦“癌症”,这个病对小麦有什么危害?孔令让教授介绍说:“小麦得了赤霉病会减产毁质,这是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卡脖子’难题。我国是小麦赤霉病受害面积最大的国家,每年赤霉病受害面积超过6000万亩,一般年份可减产20-30%,严重时可超过50%,甚至颗粒无收。更为严重的是,病原菌分泌的霉菌毒素广泛污染谷物籽粒,严重威胁人畜健康。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培育可以说是突破了种源瓶颈,有力促进小麦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为筑牢粮食安全防线,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解决小麦赤霉病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孔教授和他的团队用了大约20年。孔教授说:“我们在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发现抗赤霉病基因,随后,在国际上命名为‘Fhb7’。这个基因是怎么来的?原来一种叫作‘香柱菌’的真菌和偃麦草共生,之后,二者恋爱结婚发生了基因跨界转移,Fhb7就从‘香柱菌’跨界转移到偃麦草,现在我们通过小麦和偃麦草远缘杂交,又把这个抗赤霉病基因转移到栽培小麦品种,培育出抗赤霉病的小麦新品种。”
需要和大家说明的是,基因的跨界转移并不是转基因。再接下来一个科学问题:这个基因为什么抗病?孔教授和他的团队又通过系列研究发现这个基因对赤霉菌分泌的呕吐毒素等霉菌毒素具有广谱解毒功能,从而产生赤霉病抗性。
这项成果还有多久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目前,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已经完成了两年的预备试验、两年的区域试验,去年进入生产试验,可望今年审定并大面积推广种植。相信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后,农民就能生产出更加健康的小麦!
最新加入
- 福建省农业技术职称改...2024-12-24
-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4-12-05
-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4-12-05
-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4-12-05
-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4-12-05
-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4-12-05
-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4-12-05
-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4-12-05
-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4-12-05
热门资讯
- 天津市新春走基层 让...2021-02-05
- 巴西是如何成为我国第...2021-03-09
- 瓜州县全力做好“牛羊...2021-03-09
- 山东团队攻克小麦&q...2021-02-05
- 土专家解决大问题2021-02-05
- 加快产业化进程 推动...2021-03-09
- 小山村有了新产业——...2021-03-09
-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2021-03-09
- 杨家沟村的“三彩”变...2021-02-05
精品推荐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2021-01-15
- 国家动真格了!12月...2020-11-20
- 致衡水市委王景武书记...2020-01-16
- 2020年全国农业农...2020-12-31
- 卢仕仁赴芜湖调研长江...2020-10-23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官桥镇隆重举行滕州....2020-12-14
- 农业农村部与中信集团...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