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特派员积极助春耕促丰产
眼下,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瑞耕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兴杰的千亩小麦田里迎来了两位来自省里的科技特派员——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孔令聪和杜祥备。他们专程来当地看小麦田间长势,调查苗情及病虫害发生等情况。针对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控、水分管理等问题进行手把手技术指导。
两位科技特派员与县农技中心的同志一道在刘兴杰的田里仔细查看,不时拔出一两棵麦苗看根系及分蘖情况。“你看,高畦模式种植的小麦根系明显比普通种植的小麦发达,有效分蘖多。”杜祥备拿着两棵肥瘦明显的麦苗根系向大家分析。
原来,刘兴杰地里的小麦去年秋种时采取的是稻茬小麦高畦降渍种植技术。该技术在小麦生产中体现出明显栽培优势,在整地播种时采用高茬还田施肥开沟高畦播种复式一体机,一次性完成灭茬、整地、施肥、做畦、播种作业。“这种畦面播种方式,畦沟排水,降渍效果显著,可以在连续降雨、水层覆盖、烂泥田等不同土壤条件下作业。有效解决了稻茬小麦适期播种、秸秆还田的难题。一般较对照田块增产8%-22%,每亩节本增效170元左右。”杜祥备介绍。
“凤台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稻-麦两熟种植模式光温水资源分布不均。由于播种期墒情常常都是烂泥土,为了把小麦播下去,我们只好摸索出这种特殊的种植方式,但实践证明这一种植方式大大提高了稻茬麦的产量。”凤台县农技中心工作人员高尚勤竖起大拇指说。
“有了科技特派员,我对小麦丰产更有信心了。我家小麦已经连续多年采用这种高畦模式种植,与使用常规模式种植相比,亩产高出一二百斤。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不断对小麦播种机械进行改造升级。”刘兴杰指着家门口的一台庞大的机器介绍,这台特制的旋耕播种一体机是他花了十多万元定制而成。当地稻茬麦常规产量在每亩800斤左右,而采取高畦种植方式,增产效果非常明显,亩产超1000斤。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示范将大幅挖掘稻茬麦的增产空间和潜力。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61847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350万亩丘陵田将能“跑”农机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2025-02-28
- 国省肉牛体系专家赴乾...2024-12-05
- 发挥示范引领 ...2024-12-05
- 国省肉牛体系专家赴凤...2024-12-05
-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2024-12-05
- 红薯迎丰收 富民添“...2024-12-05
- 陕西省陕西省种子工作...2024-12-05
- 田间观摩 助力大...2024-12-05
- 肉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2024-08-14
- 湖北省农作物病虫草鼠...2021-03-09
- 助力福建种业高质量发...2021-06-18
- 河北:高碑店新发地保...2021-02-04
- 大棚草莓缺素症的防治...2021-06-22
- 冬季养鸡 饮水把握四...2021-06-22
- 寒冬要做好肉牛防护2021-06-22
- 关于开展夏粮夏油作物...2021-03-09
- 甘肃西峰:种养结合促...2021-02-04
- 英山县农业农村局积极...2021-06-22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2021-01-15
- 国家动真格了!12月...2020-11-20
- 致衡水市委王景武书记...2020-01-16
- 2020年全国农业农...2020-12-31
- 卢仕仁赴芜湖调研长江...2020-10-23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官桥镇隆重举行滕州....2020-12-14
- 农业农村部与中信集团...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