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县兴凤山村农民越冬养殖本地蟹苗带动乡村致富
凿冰窟窿给蟹苗打氧。
“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时节,也是通河县三站镇兴凤山村乡亲们最忙碌的生产阶段。为越冬水塘扫冰面增强透光,凿冰窟窿下泵导氧……半米厚冰层下孵化着5000斤稻田蟹苗,这些住在“水晶宫”里的“蟹将”是明年的产业希望。
“想有好苗儿,先得有好种,这是老理儿。农业要发展,就得自己攥牢‘农业芯片’。”从冰窟窿里捞起一只扣蟹仔细验看长势后,宋全又将其抛回鱼塘。宋全是通河县“虾兵蟹将”养殖家庭农场的当家人,3年前,他引入省农科院水产研究部门的养殖技术,带头在村里搞起了鱼塘越冬本地蟹苗,为通河生态稻田提供本土蟹苗。
宋全的家庭农场有300亩有机稻田,采取“光合1号”河蟹与有机水稻“绥粳18”“香稻3”共生模式,自家稻田只用一小部分蟹苗,剩余的供给当地其他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投下的蟹苗是5000斤,春天起苗时得有两三万斤,宋全对“蟹苗库”的管理格外精心。每下一场雪,他就用清雪机扫开冰面,增强透光。后来,积雪冻在冰面上扫不开了,他就用油锯在冰面上开“天窗”通风。为了防止“天窗”也冻住,他又买来大功率潜水泵给鱼塘打氧,最大限度保障蟹苗成活率。
宋全心里有一本账:稻田蟹每亩收益在2000元左右,有机稻米收益能达到3000元,加起来比传统种植翻一番还多。2021年的秋粮销售中,兴凤山村的有机米被一抢而空,卖得很好。
据市农科院调研,冰城产稻田蟹已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通河生态稻田是重要的供应地之一。通过优种、优法、优销,通河稻田蟹迅速形成产业规模,占领市场份额,并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推进稻米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宋全说,政府鼓励“三链协同”“五优联动”,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未来的农业一定是立体农业、跨界农业、智慧农业。村里的“蟹苗库”是通河县建立的第一个,他希望能带着更多乡亲们通过孵化本土蟹苗富起来,成为卖蟹新农人。记者 罗彦坤 文/摄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sc/scy/202201/t20220120_82670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黑龙江海伦市:“虾兵蟹将”促增收
下一篇:巴彦秸秆综合利用 发农机具补贴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2025-02-28
- 国省肉牛体系专家赴乾...2024-12-05
- 发挥示范引领 ...2024-12-05
- 国省肉牛体系专家赴凤...2024-12-05
-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2024-12-05
- 红薯迎丰收 富民添“...2024-12-05
- 陕西省陕西省种子工作...2024-12-05
- 田间观摩 助力大...2024-12-05
- 肉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2024-08-14
- 湖北省农作物病虫草鼠...2021-03-09
- 助力福建种业高质量发...2021-06-18
- 河北:高碑店新发地保...2021-02-04
- 大棚草莓缺素症的防治...2021-06-22
- 冬季养鸡 饮水把握四...2021-06-22
- 寒冬要做好肉牛防护2021-06-22
- 关于开展夏粮夏油作物...2021-03-09
- 甘肃西峰:种养结合促...2021-02-04
- 英山县农业农村局积极...2021-06-22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2021-01-15
- 国家动真格了!12月...2020-11-20
- 致衡水市委王景武书记...2020-01-16
- 2020年全国农业农...2020-12-31
- 卢仕仁赴芜湖调研长江...2020-10-23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官桥镇隆重举行滕州....2020-12-14
- 农业农村部与中信集团...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