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蛎”发展 小牡蛎做成大产业
时间:2025-09-23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霞美镇拥有2万多亩浅海吊养海域,因咸淡水交汇,培育出的牡蛎肉质饱满、味道鲜美。
从一粒蛎苗,到一条产业链。在古雷开发区东北部,霞美镇充分发挥13.2公里海岸线与咸淡水交汇的地理条件优势,成功培育出肉质饱满、味道鲜美的霞美牡蛎,产品远销海内外,年产值达5亿元。
近日,在霞美镇好享记生鲜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熟练地进行牡蛎分拣与成品包装。据了解,该公司全年加工量超20万吨,可为企业带来约1.5亿元的纯收入,是助力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公司负责人林艺辉介绍
通过自有育苗基地向养殖户供应牡蛎苗,待养成后统一回收,构建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闭环产业链,“不仅货源稳定,全年无休供应,也实现了利润空间的提升。”目前,该公司建有120口育苗池和饵料池,已成为当地规模领先的海洋经济种业基地。
更令人欣喜的是,产业振兴也反哺了村民就业,“在这里工作很好,满勤月收入能接近一万元。”一位员工笑着说道。
近年来,霞美镇结合牡蛎上下游产业现状,与企业紧密沟通,引入业界专家进行指导,发展牡蛎养殖产业体系及生产废水处理、海蛎壳回收再利用的全链条产业发展集群。如今,霞美镇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牡蛎产业集散中心,拥有2万多亩浅海吊养海域、62家育苗场和117家牡蛎加工厂。
随着霞美镇持续推进种养加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了传统养殖、精深加工、销售服务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新动能。霞美镇项目办负责人刘江山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计划建设白石村海产品深加工基地,重点发展牡蛎预制菜、鲍鱼罐头、海洋生物制品等高端品类,打造集研发、生产、精深加工于一体的综合基地,进一步做强区域特色产业。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zz/202509/t20250917_701081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 ...2025-09-25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厅党...2025-09-25
- 2025年中国农民丰...2025-09-24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全省...2025-09-24
- 全省基层种业技术推广...2025-09-24
- 黑龙江省召开高标准农...2025-09-24
- 2025年江苏省“农...2025-09-24
- 沭阳县举办农机购置与...2025-09-24
- 智能装备技术集成应用...2025-09-24
热门资讯
- 生猪生产加快恢复 发...2020-12-16
- 全面推行林长制2021-01-19
- 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2021-01-19
- 全年落实水利建设投资...2021-01-19
- 农业农村系统新闻发言...2020-11-18
- 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第...2020-10-23
-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2020-10-23
- 第六届文山三七节开幕...2020-11-10
-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召开...2021-03-10
精品推荐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2021-01-15
- 国家动真格了!12月...2020-11-20
- 致衡水市委王景武书记...2020-01-16
- 2020年全国农业农...2020-12-31
- 卢仕仁赴芜湖调研长江...2020-10-23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官桥镇隆重举行滕州....2020-12-14
- 农业农村部与中信集团...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