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乡村调查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乡村文化 >>正文

市农业中心2024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系列报道(二) ——优质水产品种质资源开发及绿色养殖示范

时间:2025-07-09 作者:佚名 来源: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近日,市农业中心所属单位市水产所主持完成的“优质水产品种质资源开发及绿色养殖示范”项目荣获2024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科研团队针对天津市主养品种单一、种质退化、良种覆盖率低,池塘富营养化严重、养殖模式落后等瓶颈问题,瞄准黄颡鱼、细鳞斜颌鲴、青虾、南美白对虾4种高经济价值品种且均可摄食碎屑、具备一定净水作用的特点,以上述品种种质信息库的建立为基础,开展了相关种质开发、利用及绿色养殖模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促进了我市水产种业质量提升,为渔业绿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项目首次建立4种优质水产品种质信息库,包含活体种质64万尾,核酸样本1220份,生长数据20573条、营养数据1293条,挖掘生长相关的差异基因117个、 开发特异性微卫星标记11对,建立“胚胎+稚鱼+幼鱼”倍性鉴定方法1套等。利用该库信息规避近亲繁殖,年均培育优质苗种12.54亿尾,创制黄颡鱼三倍体群体1个,筛选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抗病力强的适宜天津地区养殖的黄颡鱼、青虾和南美白对虾新品种(系)6个,使示范单位良种平均覆盖率提升至85%。项目首次分析了细鳞斜颌鲴改良养殖水环境效果,首次引入养殖生态效益指标优化评估参数;分离鉴定一株南美白对虾高致病性副溶血弧菌VP0630,开发非特异性免疫制剂1项,总结建立虾病防治技术1项。首次建立“车间+温棚+池塘”南美白对虾高效养殖技术,实现二茬养殖,亩产达550~700 kg。项目构建了11种池塘多营养层级绿色高效养殖及稻渔综合种养模式。2019-2023年累计应用面积36470亩,新增收入20254.7万元,新增利润9876万元。    

  项目技术交易5项,金额516.42万元,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发表论文51篇,其中SCI收录16篇,培训人员2万多人次,解决就业600人,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为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市蓟州区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通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天津市天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